那天下午的表演,約莫九十分鐘
主要是以苗族的文化為基底,男女老少以舞蹈吟唱方式呈現
現場觀眾甚多,但好像只有我們是台灣來的旅客
其他都是內地觀光客,他們都很捧場
每場表演都博得他們的熱烈掌聲
還是風雨橋
以下三張都是當地的植物
紅橙橙的像山楂,台灣也有,只是忘了芳名
這黃色的小花最為繁多,一路行來
到處可見,很是耀眼
好喜歡這種鵝卵石地面,又看到不同的圖案
山上人家,炊煙嬝嬝
我很喜歡的大陸作家,他的字跡烙印在這塊石頭上
我覺得西江苗寨不只以美麗回答
它還以純樸熱情給旅人最真的感受
可愛的小女孩,一身苗服打扮
我說可以給我拍照嗎?旁邊的媽媽說沒問題
小女孩馬上擺出pose, 很天真,卻也很老練
這些對她而言,應該是家常便飯吧?
在等看表演的空檔,到處瞧瞧
午後的陽光斜照翹起的屋瓦
這是一個木頭雕刻工廠吧 ?剩下的木頭也不特別加工
只讓它渾然天成的立在堆疊的石頭上
楓木造成的房子內部
很是奇怪,到處都鏤空,這應該不是一般民宅
梁柱用八角形呈現,光透過隙縫灑落
窗櫺花式繁多,人物,花鳥蟲魚兼具
雕功了得,有一種樸拙又細緻的美
金色的陽光輕撫著黃色的窗櫺
彷彿那些花鳥蟲魚都活了起來
以下數張都是表演廣場裡的擺飾
表演要用的小鼓,鼓動西江
廣場的地面,全是鵝卵石鋪成的美麗圖案
像太陽般的輻射出去
這是正面的表演舞台,兩旁小拱橋上擺滿了南瓜
碩大無朋的南瓜,在用餐時都會出現一盤
味道很好,甜又鬆軟
圍著中間的廣場,四邊的台階就是觀眾席
大家席地而坐 ,不多久 ,人就全坐滿了
表演開始,青年男女服飾顏色鮮艷
男的手上拿了類似笙的樂器,吹出的音律很動聽
女的敲木頭小鼓,兩相應和,整個廣場縈繞著歡樂氣氛
苗女頭上的銀飾雕工繁複精美,聽說重達好幾公斤
還要配合表演做動作,真是難為她們了
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
用苗族古語演唱其史詩般宏大的古歌
苗族古歌有四部分
涵括萬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遷徙史等
這是文化的一種傳承,淵遠流長
最後表演者走到觀眾群中,與君同樂
結束了這場苗族庶民文化的精神盛宴
天色慢慢昏暗下來了
剪紙似的黃昏影像,有股離情依依
(那盞燈細看還是省電燈泡,有些煞風景)
導遊帶我們徒步走到這家餐廳的門口
那位先生,吹起晚餐的號角
催促著客人快些進去
其實事隔許久,那天的晚餐吃些什麼早忘了
只記得貴州的名菜酸魚湯,我只淺嘗一口就放棄了
因暈車的不適,胃口沒恢復
餐後慢慢沿著幾家店鋪閒逛出去,生意清冷
而我們的遊覽車已在外面候著了
西江苗寨再見,此生還會再來嗎?我自問
美好的畫面就此停格,在腦海,在心海